关注
微信
工程机械与维修 今日工程机械
首页 - 专栏 - 正文

跟毛泽东学战略•反第一次大“围剿”

匠客工程机械 评论(0)

来源:匠客工程机械

“万木霜天红烂漫,天兵怒气冲霄汉。雾满龙冈千嶂暗,齐声唤,前头捉了张辉瓒”。

这是“70后”之前的人,在小学课本中都学过的毛泽东著名诗词《渔家傲•反第一次大“围剿”》。

第一次反敌“大围剿”,在人民军队和人民战争史上,不仅是著名的“辉煌大捷”,而且是人民军队和人民战争从“游击战”向“运动战”战略转变的“转折点”。

毛泽东和毛泽东所领导的人民军队和人民战争,是随着战争和战争实践,不断向前发展的。

正如毛泽东在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所说:战争规律是发展的。

对于一个指挥员来说,起初会指挥小兵团,后来又会指挥大兵团,这对于他是进步了,发展了。起初会在某一熟悉的地方作战,后来在许多地方也会作战,这对于一个指挥员又是进步了,发展了。在低级阶段会指挥的,到了高级阶段也会指挥,这对于一个指挥员更是进步和发展了。只能适应于一定兵团、一定地方和战争发展的一定阶段,这叫做没有进步和没有发展。

一切战争指导规律,依照历史的发展而发展,依照战争的发展而发展;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。

恰如毛泽东所述,随着统治阶级由“破裂的时期”,向“暂时稳定的时期”转变,国民党军队对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“围剿”产生了重大转变,那就是由“过去一省的'进剿'、几省的'会剿'”等“局部性”的行动,转而成为南京政府统一指挥下的“全局性”行动。

与此同时,以“敌进我退、敌驻我扰、敌疲我打、敌退我追”的带有朴素性质的“游击战争”,随着“历史的发展”和“战争的发展”,亟待向实施“运动战”战略而转变。

正如本人在《“空前压力”与“巨大争议”》一文中所言:

任何一个组织,当面临外部巨大威胁和压力的时候,首先做的一定不是“同仇敌忾”,“共同应对”,一定是:“一方面空前的压力”,“一方面巨大的争议”。只有经过“巨大的争议”,形成共识之后,才能“真正”面对和处理巨大的“压力”。

面对刚刚在中原大战取得巨大胜利的蒋介石,调动十万大军,准备很快“荡平”红军的危急时刻,在为应对国民党军队第一次“大围剿”,而召开的“罗坊会议”上,我军高级将领和领导人却产生了“严重争论”。

“争论”的焦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:

一是面对优势强敌扑来,面对毛泽东提出的“向根据地内退却”,“避开不利于红军的决战”,实施“诱敌深入”战略,一部分受“左倾冒险主义”的“进攻路线”影响的人,只“一味强调进攻”,把“退却”看做“保守路线”,反对“战略退却”。

二是面对“敌强我弱”的战略现实,部分领导人不承认“以弱胜强”的正确战略方针;

三是一部分干部担心“战略退却”,会打破一部分群众的“坛坛罐罐”,不愿实施“战略退却”。

面对激烈的“争论”,时任红四军团政委的刘亚楼说:为了向红军指战员和地方干部、群众讲清楚“诱敌深入”的道理,毛泽东作了深入艰苦的教育、说服工作,大会讲,小会说,条分缕析,晓以利害,着重说明,最后“这个正确的路线方针”终于“被大家接受和认识”。

1930年12月25日,毛泽东在将《八个大胜利的条件》,作为宣传材料印发全军的同时,又在小布召开盛大的“誓师大会”。

“誓师大会”上,毛泽东特意写了一幅对联:

敌进我退,敌驻我扰,敌疲我打,敌退我追,游击战里操胜算;

大步进退,诱敌深入,集中兵力,各个击破,运动战中歼敌人。

正是在经过艰苦的说服工作,正确地实践了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思想,第一次“反围剿”在短短的五天之内,连续打了“龙冈”、“东韶”两场大胜仗,共歼灭“围剿军”15000多人,缴枪12000余枝,取得了中国红军建立三年来对国民党军队的最巨大胜利。

研究第一次“反围剿”巨大胜利,在战略上具有如下重要启示:

第一,弱军战胜强敌,不能不讲求“以弱胜强”的“弱胜之道”。

战争的一般规律是“以强胜弱”,战争的特殊规律是“以弱胜强”,弱小的红军如果想战胜强大的敌人,不能不研究和学习“以弱胜强”的特殊战争规律。

第二,弱小的“组织”,如果想战胜“强大的敌人”,不能不寻求“特殊的战略空间”。

只有在“特殊的战略空间”里,红军才能得到苏区人民的积极援助,红军才可以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“战场”,才能获得“地利”和“人和”的独特战略优势。

第三,弱小的“组织”,如果想战胜“强大的敌人”,只能采取“集中优势兵力”,“各个击破敌人”的战略战术。

全局上的“战略劣势”,并不代表“局部上的”劣势,相反,通过正确的“战争指导规律”,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,完全可以实现“通过洞察战略全局”,“在局部上形成绝对战略优势”,“通过各个击破敌人”的方式,以大踏步快速进退的“运动战”之方式,以时间换空间,从而打破强大敌人的攻击。

第四,弱小的“组织”,如果想战胜“强大的敌人”,完全可以在“积极调动敌人”的过程中,发现和造成“敌人的过失”,从而形成我之“乘敌之隙”的有利战机,加大打击敌人力量的力度。

“出其不意,攻敌无备”,是《兵法》之基本原则,也是弱军战胜强军的基本战法。在“诱敌深入”,“军民一致”,“强敌拖弱”的“非对称性战争中”,对手的“漏洞”暴露无遗,我之“漏洞”得到彻底弥合,“乘敌之隙”的战略机遇不但是可能的,而且是必然的。

展开阅读全文

敬请关注 《工程机械与维修》&《今日工程机械》 官方微信

更多精彩内容,请关注《工程机械与维修》与《今日工程机械》官方微信

发布
评论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