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注
微信
工程机械与维修 今日工程机械
首页 - 市场 - 正文

“小挖战”的底价与底线

匠客工程机械 评论(1)

来源:匠客工程机械

本文作者为匠客工程机械、《今日工程机械》特约撰稿人:北京智典 张杰

春夏之交,市场火热,天气转暖,可小挖价格却持续降温。以国产60机型为例,去年价格在27万左右,今年只有24万,足足降了3万元。

X工60价格直接降为19.8万,一年未满,20%~30%的折旧费,令购机者欲哭无泪。

据说市场上还有15万的60,这也不必诧异,这只是再次证实没有最低,只有更低……

价格低,客户自然欢喜;代理商乐见其成,薄利多销完成任务;销量大,厂家也可实现经济规模。

笔者却认为,看似皆大欢喜,其实没有赢家。

厂家各项投入巨大,但回报了了,定是无法持续!

代理商只是个搬运工,费用高企、利润微薄,怎么能继续做好服务保障?

厂家和代理商已然覆巢,客户安能独善其身?

服务没人管,配件无处买,投诉都无门,何谈欢喜?

小挖客户的选购误区

小挖竞争的杀手锏是价格,这一点地球上人全明白。由于用户的主要群体是农村用户,而农民对价格又非常敏感,价格永远是首选,其次才会考虑性能和服务。我们没有任何贬低农民购机选择的意思,相反很多人都羡慕农民手中的土地和宅基地,能让其购机有更好的风险保障。

小挖客户还有一个重要的群体,就是机手升级为老板。

以前开别人的挖掘机,现在开自己的挖掘机。

以前挣工资,现在挣台班费。

以前只管干活,现在边干活边找活。

不客气地讲,很多机手在选购产品时是存在购买误区的。第一,把生活购买习惯用于设备投资习惯。过分追求低价格和一味寻求安全感都是错误的,过低的价格里面一定有坑,再好品牌的挖掘机也会有故障,没有绝对的安全边界。第二,把自己对单一品牌产品的切身感受无限放大,好能好到天上,差能差到咬牙切齿。第三,没有结合自己的工程选购产品,虽然都是出台班,但施工环境、工作频度和服务要求还是会有很多差异。

以60小挖为例,目前大部分产品市场价格在18万~33万之间,接近一倍的产品差价,意味着产品质量也有天壤之别。由于客户购买小挖一般以出租为主,工期短且不稳定,在购机时考虑的也是短期效益。考虑回本周期远远胜于考虑质量。相对大挖客户,小挖客户见识还是短了一些,相互交往通常也在一个小圈子里。这个村买A品牌多,隔壁村就可能买B品牌多,品牌口碑传播和从众心理在购买决策时非常明显。

虽然现在客户越来越成熟,越来越年轻化,网络信息传播也很快,聊天时大家都是口若悬河。当遇到购买时,尤其是购买一个会影响以后工作和生活的“大件商品”时,实力不强、见识不多的小挖客户,还是多少有些手足无措。

价格与回报、质量与服务、便宜与安心、口碑与优惠,当这些因素裹挟在一起时,小挖客户迷茫之中,厂商再推波助澜,无序竞争就拉开了序幕!

警惕没有质量底线的小挖!

小挖价格还能降吗?能降!但不再是规规矩矩的做法。一个代理商朋友去参观某小挖生产厂,说是生产厂,其实厂房只有500平米!没错,确实是500平米。眼前可以闪现这样一个画面,这就是一个大棚,还没有菜市场大的大棚。

买来或拷来一套图纸,稍加改造,就完成产品设计。生产属于组装型,发动机、液压泵、电器件及四轮一带全部外购,结构件的加工完全靠人工,从切割下料到焊接、从扳金到喷漆,工人们都得心应手。

看似没有什么问题,其实产品的综合性能很差。为降低采购成本,不会太多考虑发动机与液压泵的匹配性,更不会考虑电器件和底盘件的寿命。大小臂、X型车架,多采用普通钢材,而不会采用优质锰钢。工厂没有数控切割设备,没有压、弯、折设备,采用人工焊接,结果就是结构件外观粗糙、精度差、强度差。

由于质量不稳定,产品经常改型,各类配件的供应商也经常换。或者供应的配套件质量太差,工厂主动淘汰之。或者工厂结算不及时,供应商主动断货的。或者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,工厂重新选择的。

林林总总各种原因,虽是个小厂家,产品批量没上去,批次可不少。这可害苦客户,坏了一个小零件,没处查没处买,因为工厂工艺记录混乱,配件手册不准,库存型号多样;苦等一个星期,好容易发来一个维修件,结果却不是一个批次,安不上!

劳斯莱斯是纯手工打造,这些小挖也是纯手工打造,知道这一点,你还会买吗?这样的机器,能保证你的投资回报吗?

虽然你以前是机手,懂一些维修保养,难道你想通过买一台不成熟的小挖,锻炼成维修技术高手?

小挖工作强度和工作频率确实都不高,但不代表对质量要求没有底线!小挖客户希望买个价格低的产品,但绝对没想买一件粗制滥造的废品。现在投资小挖,回本至少需要四、五年,假若机器寿命连五年都不到,怎么回本?

小挖会不会像小装一样野蛮生长?

小装即3吨以下小型装载机,纳入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铲土运输机械分会统计的共24家主要装载机生产企业,这其中只有一家以生产小装为主,还有很多小装厂家在行业报表中没有体现。24家中销量前10的品牌已经占据销量绝大部分河山,前10品牌共同的特点是以生产30/50装载机为主,而不是以生产小装为主。

2018年,报表中24家企业共销售各类装载机共118811台。没有纳入统计还有多少?保守估计还有13万~15万台左右,据不完全统计,小装第1名厂家年销量超4万台,第2名近3万台,第3~6名销量为1万~2万台。2018年装载机行业报表中3吨以下1.1万台,占比只有9%。若按民间统计,3吨以下小装销量14万~16万台,占比至少55%。

小装的发展主要依靠三条路径:第一,在莱州、青州及临沂周边形成小装产业集群,产品配套方便。让小装在配套件选择上可以有多种方式、多种价位,以传动箱为例,有机械式、液力变矩器、全自动等。

第二,密集设置销售渠道,由于小装利润低,代理商实力一般,密集设置销售渠道是小装厂家普遍的做法。据说某小装厂家渠道经销商数量为320家,对!是300多家,不是30多家。第三,小装厂家既提倡节约,又在不断扩充产能。小装厂家在部件型号优化整合、改进生产工艺和流程方面,不断小改小革,核心目的是降低成本。同时,有一定积累后,大多会继续扩大产能,或增加自制部件品类,目的同样指向降低成本。

与前文许多小挖小工厂不同的是,小装厂家,尤其是排名靠前的厂家,不是粗制滥造,而是产品配置低。这些年产万台以上的小装厂家,均建有多座现代化生产车间,上百台加工设备,并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试验设施、智能检测系统。部分公司还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、ISO14001环境认证。

小装一般都是小业主自用。很多小装工作强度不大,年工作小时也很短,全年大部分时间属于闲置状态。虽是偶尔使用,客户也离不开它。因为很难能租到小装,故此客户只能购买,好在价格只有几万元。

与挖掘机受市场周期影响较大不同,小装受宏观经济影响一般。这些年,小装市场一直持续增长,只是增速不同。小装市场竞争主要是大厂与小厂之间的竞争,方法同样是简单粗暴的降价,经常见的情况是大厂降价,小厂放假。

小挖应该边做大边做强

小挖向何处去?会不会像小装那样野蛮生长?先做大后做强,不如边做大边做强。若是一味盲目追求市场占有率和保有量,不管赚不赚钱,先用低价格或低首付把同行干死!估计这是一条不归路。

先不要想做强,就做大一项,单凭低商务条件就走不通。因为只要你放水,债权马上就找上门。低价格低利润,服务费用从哪里出?没有服务,后续收款有问题,客户复购有问题,品牌口碑有问题。

假如你有实力有魄力继续冲锋,那么在冲锋的路上,不要杀敌一千自损八百,而要多创新些战术,多打些伏击,多增加些缴获,只有具备综合竞争能力,才能边做大边做强。

低配低价格?配置低与粗制滥造是两个概念,配置高的也有粗制滥造,配置低也应该有设计标准和工艺流程,更应有质量要求。就好像大众汽车,既生产帕萨特和迈腾,也生产宝来和朗逸,还生产捷达和桑塔纳。都是大众生产,只是配置不同。

低配有可能从微挖开始,现在人口红利逐步减退,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,用机器代替人是必然的发展路径。未来的微挖可能不会有太多工作强度和工作频率的要求,它只要具备基本使用功能即可,微挖产品属性也会从生产资料转变成生产工具。

不管怎么说,发展小挖终究要坚持一些底线——质量的底线、服务的底线和价格的底线。如何规划呢?笔者的建议是:不管市场竞争如何激烈,还是要坚持自我。结合市场基础和客户基础,传承并创新品牌定位,制定品牌的差异化竞争策略。不被竞争对手带偏节奏,不被竞争对手带乱节奏,不忘初心,坚守品牌的底线!

展开阅读全文

敬请关注 《工程机械与维修》&《今日工程机械》 官方微信

更多精彩内容,请关注《工程机械与维修》与《今日工程机械》官方微信

发布
评论(1)
  • 张杰老师分析得好!